新闻资讯
气浮转台的主动控制及策略分析发布日期:2025-05-15

主动控制的必要性

气浮转台是否需要主动控制主要取决于应用场景的精度需求。被动控制依靠空气轴承的自然特性,适用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场合。但在高精度定位(如±0.5角秒以内)、低速平稳性或动态响应要求高的应用中,主动控制必不可少。

主动控制能显著提升性能指标。例如,瑞邦精控NOTE-AB轴系列通过主动控制实现±0.5角秒定位精度,同步轴向跳动仅10nm;Aerotech ABRT-400达到<0.12角秒精度。这些指标远超被动系统的能力。

主流控制策略

三环PID控制:基础控制方案,结构简单可靠,但对气膜刚度变化等非线性因素适应性有限。

矢量控制:针对直驱力矩电机的高级方法。通过d-q坐标系优化和速度观测器补偿,可实现≤2.87″跟踪误差,且降低硬件成本。

自适应控制:动态调整参数补偿气膜特性变化,适用于负载波动大的场景。无锡星微ABRS系列采用类似策略应对不同负载。

复合控制:结合前馈与反馈优势。前馈确保快速响应,反馈保证稳态精度,如瑞邦QFR系列的交叉解耦算法实现双轴同步。

智能控制:包括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。苏州盛拓的专利技术可能整合智能算法优化载荷分布。

发展趋势

未来技术将向更高集成度和智能化发展。深度智控“PhyAI“展示了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结合的潜力,这种思路可延伸至气浮控制。多自由度协调控制方法(如专利36896450)为航天仿真等复杂应用提供新方案。

随着精密制造需求提升,主动控制已成为高精度气浮转台的标准配置,控制策略也呈现多样化、智能化特点,持续推动行业进步。

20240716175058_93413.jpg